推動永續發展執行情形

一、公司是否建立推動永續發展之治理架構,且設置推動永續發展專(兼)職單位,並由董事會授權高階管理階層處理,及董事會督導情形

公司是否建立推動永續發展之治理架構,且設置推動永續發展專(兼)職單位,並由董事會授權高階管理階層處理,及董事會督導情形   

運作情形:✔是

本公司於103年成立「CSR推動小組」且發行第一本「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於111年更名為「ESG推動小組」,其為一個上下整合、橫向串聯的跨部門溝通平台,由總經理領導且指派工安、人資、財會(協)理級負責推動執行「環境保護」、「社會責任」、「公司治理」等議題,針對公司營運與利害關係人所關注的永續議題,擬定永續發展方向與目標進而規劃且推動執行之短中長期計畫,同時追蹤執行成效,定期(一年至少一次)於董事會報告執行結果,以追求企業永續發展及善盡社會責任,於114年02月27日於董事會報告113年度永續發展推動情形。
「ESG推動小組」受董事會之督導,除每年度向董事會報告永續發展推行情形與目標達成績效外,每季並向董事會報告環境議題之績效指標及相關數據,董事會督導永續發展之目標訂定及推行情形檢討,並依據報告內容給予相關建議與指導。
自112及113年開始每季向董事會報告,報告情情形如下:

年度/季別 董事會報告日期
113Q1 113年2月29日
113Q2 113年5月9日
113Q3 113年8月2日
113Q4 114年2月27日
114Q1 114年5月9日
114Q2 114年8月4日
   

與上市上櫃公司永續發展實務守則無重大差異

二、公司是否依重大性原則,進行與公司營運相關之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議題之風險評估,並訂定相關風險管理政策或策略?

公司是否依重大性原則,進行與公司營運相關之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議題之風險評估,並訂定相關風險管理政策或策略?

運作情形:✔是

(一)「ESG推動小組」依據永續報告書之重大性原則進分析並與內外部利害關係人議和之結果,鑑別出11項重大性議題,依整體營運策略、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議題,制定風險管理範疇包括營運風險、產品與服務流程風險、環安衛風險、財務風險、採購風險、人力風險等。
透過本公司訂定「永續發展實務守則」、「誠信經營作業程序及行為指南」、「誠信經營守則」等規範控制重大議題風險與管理策略。由高階管理階層負責規劃及指揮調度董事會風險管理決策之執行,及協調跨部門之風險管理互動與溝通;各功能單位負責分析、管理及監控所屬單位內之相關風險,以遵循法令,推動並落實公司整體風險管理為目標,並負風險管理最終責任。
(二)113年度風險評估之邊界以國內(係指台灣)的營運據點,包括中林廠、大業廠、高加廠及和發廠,除財務資訊外,並未包含合併財報之子公司。
(三)本公司於114年8月4日董事會通過「風險管理政策與程序」相關規範已放置於本公司網站:https://www.adgroup.com.tw/page/about/index.aspx?kind=105&lang=TW
且於 「2024明安永續報告」中揭露相關資訊,請參考 "2024年永續報告書:2 公司治理 > 2.4 風險管理 > 營運風險類型及相關管理政策、策略",網站:https://www.adgroup.com.tw/page/about/index.aspx?kind=146&lang=TW

與上市上櫃公司永續發展實務守則無重大差異

三、環境議題

(一)公司是否依其產業特性建立合適之環境管理制度?    

運作情形:✔是

1.本公司依據空氣污染防制法、水污染防治法、氣候變遷因應法、廢棄物清理法等訂有環境管理政策,且所有廠區皆依據ISO14001:2015年版國際標準並透過第三方驗證確保管理流程(有效期限:113.11.25~116.11.21)之要求,建立、實施、維持和持續改善環安衛管理系統,並訂定目標與管理方案,持續改善環境管理制度。
2.相關資訊放置於 "(四) 公司是否統計過去兩年溫室氣體排放量、用水量及廢棄物總重量,並制定溫室氣體減量、減少用水或其他廢棄物管理之政策?" 中說明。

與上市上櫃公司永續發展實務守則無重大差異

(二)公司是否致力於提升能源使用效率及使用對環境負荷衝擊低之再生物料?

運作情形:✔是

本公司致力於節約各項能資源使用,透過定期會議檢討追蹤,以期使各項能資源做最有效率之使用,減少浪費與減碳,依據公司環安衛政策之承諾採用對環境降低負荷之原物料,廢棄物進行回收、減量與再利用。本公司擬定119年減少用電對比113年減少20%之碳排量。此外為提升再生能源使用率,已規劃於和發廠區建設太陽能發電設備,預計於114年併入電網,推估將產出129.6萬度綠電。本公司積極評估各廠區綠電使用比例,確保降低環境衝擊。透過各項減廢、低碳化專案,持續努力降低環境負荷,創造企業永續價值。
113年本公司推動之提升能源使用效率專案:

廠區 節能專案 回收再利用專案
中林廠 減少781,946KWh之電量 廢鈦回收再利用率約4.8%
和發廠 減少873,830KWh之電量 廢離型紙轉下游回收利用達14%

更多資訊請參考「2024明安永續報告」(2024年永續報告書:5 明安與環境 > 5.3 節能減碳 ),網站:https://www.adgroup.com.tw/page/about/index.aspx?kind=146&lang=TW

與上市上櫃公司永續發展實務守則無重大差異無重大差異

(三) 公司是否評估氣候變遷對企業現在及未來的潛在風險與機會,並採取相關之因應措施?

運作情形:✔是

因應全球極端氣候事件頻傳、國際社會減碳意識高漲,本公司已依據氣候相關財務揭露建議(TCFD)完成鑑別氣候相關風險及機會,並進一步擬定具體因應策略,包含節能減碳、省水減廢,並設定合適之短、中長期指標及目標。

短期目標
(1至3年)
1.114年節電3%
2.114年完成母公司之溫室氣體盤查
3.114年年減廢5%
4.114年起用水量每年年減1%
中長期目標
(3至5年)
1.依金管會規定時程完成溫室氣體盤查第三方確信
2.119年減碳20%及節電20%
備註:上述基準年為113年。


本公司113年度鑑別氣候風險及氣候機會其相關分析及其對財務影響與因應策略等,請詳「2024明安永續報告」(2024年永續報告書:5 明安與環境 ),網站:https://www.adgroup.com.tw/page/about/index.aspx?kind=146&lang=TW

與上市上櫃公司永續發展實務守則無重大差異

(四) 公司是否統計過去兩年溫室氣體排放量、用水量及廢棄物總重量,並制定溫室氣體減量、減少用水或其他廢棄物管理之政策?

運作情形:✔是

本公司依產品特性分為高爾夫球具及複合產品,已於95年通過ISO 14001準環境管理系統(有效期限:113.12.04~116.09.12)符合環保綠色生產工廠並致力減低製造過程中對環境之衝擊。
本公司環安衛政策:遵守法令、危害預防、持續改善。
環境永續之重要性企業經營責無旁貸,做好廢棄物分類與可能的回收再利用,使資源生命週期得以延續,以減少資源消耗已是必要課題。
 
短期目標:
本公司委託環保機關認可之合法清除處理公司清理廢棄物,上網申報並主動追蹤廢棄物處理流向。明安深知環境永續之重要性,做好廢棄物分類並儘可能的回收再利用,使資源生命週期得以延續,以漸少資源消耗。對於無法回收再利用之廢棄物,則委託合格清除處理業者進行處理。
中期目標:
為減緩溫室氣體及能源耗竭對環境的影響,明安積極管理在產品設計、生產、製造等經營環節所產生的碳排放量、水電資源使用情形,以實施相關綠能政策。明安每月定期檢視與前年度單位產品耗電量,了解差異原因管理廠區能源使用情形。
長期目標:
在追求企業經營績效同時,明安亦致力於降低對自然環境所造成的衝擊。

1.溫室氣體方面:
(1)管理政策
本公司參照溫室氣體盤查規範進行盤查了解主要溫室氣體來源,涵蓋範疇可分為直接排放(範疇一)、能源間接排放(範疇二)透過定期檢視、節能成效追蹤及改善作業導入等持續提升產線能源效率。未來將以減少能資源浪費為首要目標,逐步推展高耗電設備節能措施。

(2)推動措施及達成情形
113年檢視合併公司範疇一及範疇二之溫室氣體排放總量65,543.51噸CO2e。較112年減少4,314.91噸CO2e約下降6.58%。考量產能、產量及新廠投入營運用呈現成長趨勢,力求單位營收排放密集度每年年減1%之目標。

(3)預防措施
在低碳轉型趨勢下的競爭能量,展現對於環境資源的基本尊重與應盡的企業公民責任,積極制定能資源高效使用、循環利用等具企圖心的目標、政策,同時導入氣候相關之財務揭露準則(TCFD)框架對外公開揭露相關措施。

(4)明安溫室氣體排近2年排放量:

  年度 112年 113年
項目(單位) 排放量(噸CO2e) 排放量(噸CO2e)
台灣廠區 範疇一 2,152.05 2,044.81
範疇二 32,406.20 16,355.73
小計 34,558.25 18,400.54
中國廠區 範疇一 173.77 173.97
範疇二 10,665.84 10,994.48
小計 10,839.61 11,168.45
越南廠區 範疇一 15.00 529.52
範疇二 24,445.56 35,445.00
小計 24,460.56 35,974.52
集團合計範疇一與範疇二 69,858.42 65,543.51
年度營收 (佰萬元) 14,299.85 14,192.78
單位營收排放密集度(噸/佰萬元) 4.89 4.62
備註:
1.範疇一主要使用之燃料為液化天然氣及柴油。
2.範疇二指外購電力;113年電力排碳係數採以下系數換算,臺灣廠區以經濟部能源局之公告資訊0.474公斤CO2e/度、中國廠區以廣東省公告係數0.4403公斤CO2e/度、越南廠區以越南公告係數0.6766公斤CO2e/度。
3.本表單明安台灣廠區涵蓋範圍為:明安中林一廠、中林二廠、高加廠、和發廠、大業廠、明揚屏東廠。
4.明揚廠區因112年工安事件,溫室氣體排放統計區間為該年1月至8月。

 
2.廢水處理方面:
(1)管理政策
本公司為妥善處理製程生產之廢水,定時安排監控及化驗放流水水質,並符合環保法令排放標準。

(2)推動措施及達成情形
明安所產出之廢水均進行納管,並無直接排放至地面水體,工廠內廢水主要區分為作業廢水、生活污水兩類,均經廢水處理設施將廢水處理至符合納管水質標準後,排放至工業區污水處理廠作進一步處理。
113年因產能、產量恢復以往水準呈現常態趨勢,經使用單位營收用水密集度計算可得知,113年之單位營收用水密集度則相較112年減少6.04 %,可見節水效果卓越,力求單位產品用水量每年年減1%之目標。

(3)預防措施
本公司為妥善處理製程生產之廢水,設有廢水前處理設備,定時安排監控及化驗放流水水質,符合環保法令排放標準後納管排至高雄市臨海林園大發工業區聯合污水處理廠處理,以避免造成環境污染及生態衝擊。

(4)明安近2年用水情形:
年度 臺灣廠區
(噸)
海外廠區
(噸)
合計
(噸)
營業額
(百萬營業額)
用水密集度
(噸/百萬營業額)
112 209,967 325,188 535,155 14,299.85 37.42
113 119,812 325,624 445,436 14,192.78 31.38
 
明安臺灣廠區近三年度廢水排放情形:                                                                            
廠別 排放目的地 111年(噸) 112年(噸) 113年(噸)
高加 中區汙水處理廠 4,399.40 4,374.5 5,591
大業 高雄臨海林園大發工業區聯合汙水處理廠 6,865 530 168
中林 29,038 27,057 24,197
和發 和發產業園區汙水處理廠 2,185.30 5,559.8 6,374
總量 42,487.70 37,521.30 36,330


3.廢棄物處理方面:
(1)管理政策
本公司致力降低環境衝擊,採行廢棄物管控、降低生產所需能資源使用與提升廢棄物再利用率等措施。對此,公司盡可能擴大回收資源的再製利用,不僅開發短纖回收技術,更針對有害物質或無法回收再利用的廢棄物委託合法業者進行後端處置,並不定期稽查廢棄物處理廠之處理情形,確保符合法規要求。
涉及產出有害廢棄物的廠區,目前皆遵循主管機關之要求規範進行適當的物理性處置;其他對環境具有潛在風險的產出廢棄物包括:製程所涉及之產出不可回收或有害廢棄物,如不慎逸散將對周邊環境造成負面風險;因此,我們審慎地規劃各類廢棄物合適的暫存區域,選用適當容器盛裝並完整標示後,尋求合格的清運廠商定期清運處理,確保符合規範。

(2)推動措施及達成情形
合併公司113年廢棄物總量為8,220.43噸,較112年增加。
因產能、產量及新廠投入營運用呈現成長趨勢,力求每年年減1%之目標。
年度 有害廢棄物
(公噸)
非有害廢棄物
(公噸)
總重量
(公噸)
佰萬營業額 廢棄物密集度
(公噸/佰萬營業額)
112 506.12 6,988.08 7,494.20 14,299.85 0.52
113 803.08 7,417.35 8,220.43 14,192.78 0.58

合併公司113年廢棄物回收率為23.96%,相較於112年18.28%,較為提升。公司積極推動各項原物料循環再利用措施,如:中林廠區-廢鈦回收利用率約4.8%、和發廠區-廢離型紙轉下游回收利用達14%,並逐步在各廠區推動專案計畫。
年度 回收/再利用
(公噸)
無法回收/再利用
(公噸)
總重量
(公噸)
回收再利用率 循環再利用率(%) =回收再利用量/廢棄物總量*100%
112 1,369.92 6,124.29 7,494.21 18.28%
113 1,969.38 6,251.05 8,220.43 23.96%
 
(3)預防措施
對於無法回收再利用之廢棄物,皆委託合格清除處理業者合法妥善做好後端處理,並不定期查核廢棄物處理廠是否正常收受處理,確認是否符合法規要求之事項。受制各廠區因產品不同所致廢棄物亦有各異,其中涉有害廢棄物主要為中林廠區存有閃火點小於60℃之物類廢液,目前皆遵循依主管機關規範進行適當物理性處置;未來積極朝向資源循環再利用、減少廢棄物產生之目標精進。

(4)明安各廠區近2年度廢棄物處理情形:
                                                                                                           單位:噸
年度 112 113 外外處理方式
類別 臺灣廠區 中國廠區 越南廠區 臺灣廠區 中國廠區 越南廠區
一般事業廢棄物 可再利用 1,354.08 0 0 1,949.75 0 0 清洗回收、再利用
不可再利用 2,133.43 286.29 3,214.28 1,461.79 179.38 3,826.43 焚化及掩埋處理
有害事業廢棄物 可再利用 0 1.95 13.89 0 1.46 18.17 處理後再利用
不可再利用 50.19 0.70 439.40 38.29 1.02 744.14 焚化、物理處理及掩埋處理
                                                                                   
4.節能減碳方面:
(1)管理政策
透過節能減碳、省水減廢等措施節約相關能資源成本、降低環境衝擊;以更為長遠的角度決策營運方向,並將環境及社會貢獻視為創造經濟價值之關鍵因素。

(2)推動措施及達成情形
本公司持續推動設備節能方案,113年累計投資82,597千元,積極改善製程效率,以低能耗設備與製程優化來降低能源使用,達到減碳成效。
113年度
地區 項目 投資金額
(新台幣千元)
說明
臺灣 中林廠 製程優化節電 0 調整製程設備參數與效能推估減少781,946KWh之電量
設備改善 87 更換高效率燈具
高加廠 自動化設備升級/添購 11,368 自動化設備導入
加工機具優化改裝
和發廠 製程優化節電 0 透過智慧化生產計算,優化不同產品別所需製造參數,累積減少用電約873,830KWh
雨水回收系統 2,969  
太陽能發電系統 47,000 設計941.82kw裝置容量,於114年02月18日完工,114年03月27日併入電網(自發自用)。
中國 複材廠 外購太陽能電力 12,635  
越南 越南廠 節能設備汰換/新購 8,538 節能設備更新(空壓機、空調設備)
備註:
1.複材廠外購太陽能電力電費為:2,826,873/人民幣,以113年平均匯率4.4698計算。
2.越南廠節能設備汰換/新購支出為:266,000/美金,以113年平均匯率32.098計算。

(3)預防措施
(A)能力、訓練和認知:
本公司能源管理人員與重大能源使用相關者,都必須接受相應的培訓,或具備適當的技能或經驗。公司亦應確保這些人員都能透過內訓及外訓教育訓練方式,增進員工專業技能及對能源管理系統的認知。
(B)節能減碳設計:
在設計、修正及翻新重要能源耗用設施、設備、系統及作業活動時,應將節能及高效率的所有元素予納入考慮重點,方可以提供能源績效的改善機會。
(C)採購能源、能源服務及耗能產品:
本公司採購耗能量大的能源服務及耗能產品、設備時,應告知供應商能源效率是採購評估的項目之一。凡公司採購照明、電氣,電腦、事務機器、其他設備等產品,相關單位應評估其能源的使用、消耗及效率狀況,並優先採購節能及高效能設備。

(4)明安各廠區近113年節能減碳處理情形:
單位 節能設備改善內容 實際年節電量(度) 實際年節能量(MJ) 推估減碳量(噸/CO2e)
中林廠區 製造部 SG1製造設備滾動關機減少用電 444,849 1,601,458 210.86
SG3製程冰水機每日下班後調升溫度,減少用電度(節能減碳) 14,769 53,168 7.00
模具部 二廠cnc精密加工區空調運轉調整(只開一台運轉) 23,633 85,079 11.20
一廠夜間箱型冷氣運轉優化
(關閉一台)
 16,516  59,457 7.83
廠務部 二廠冰水機用電時段調配運轉模式  83,648  301,133  39.65
1F天井燈100瓦更換為60瓦高效率燈具 5,357  19,284  2.54
一廠空壓機運轉管理依負載狀況調整,調整定變頻運轉時間 193,174  695,426    91.56
和發廠區 透過智慧化生產計算,優化不同產品別所需製造參數 873,830 3,145,788 414.20
總計 1,655,776 5,960,793 784.84
備註:
1.每度電為 3.6 百萬焦耳(MJ)。
2.碳排量以經濟部能源局之公告資訊 0.474 公斤CO2e/度推算。

與上市上櫃公司永續發展實務守則無重大差異

四、社會議題

(一)公司是否依照相關法規及國際人權公約,制定相關之管理政策與程序? 

運作情形:✔是

請詳本公司官網:投資人關係 > 人權政策,網站:https://www.adgroup.com.tw/page/about/index.aspx?kind=263&lang=TW

與上市上櫃公司永續發展實務守則無重大差異

(二)公司是否訂定及實施合理員工福利措施(包括薪酬、休假及其他福利等),並將經營績效或成果適當反映於員工薪酬? 

運作情形:✔是

1.經營績效反映於員工薪酬:本公司公司章程第二十九條「公司應以當年度獲利狀況不低於百分之一分派員工酬勞...」及同條後段「...第一項所稱之當年度獲利狀況係指當年度稅前利益扣除分派員工酬勞及董事酬勞前之利益...」
114年02月27日董事會通過員工酬勞提撥3.82%,計新台幣49,748,920元整。
2.員工福利措施相關資訊請詳本公司官網:人力資源 > 福利薪資,網站:https://www.adgroup.com.tw/page/about/index.aspx?kind=87&lang=TW
3.職場多元化(如兩性平權及任用城鄉少數族群等)與評等相關資訊請詳人權政策請詳本公司官網:投資人關係>人權政策,網站:https://www.adgroup.com.tw/page/about/index.aspx?kind=263&lang=TW
4.退休制度
   依據法定退休制度,為每位員工提撥退休金,員工參與退休計畫比率100%。依據《勞動基準法》及《勞工退休金條例》,於94年6月30日(含)前入職之員工,享有舊制退休金年資,惟自員工自由選擇為新制退休金資格後,始享有新制退休金年資。  

退休金制度 舊制 新制
適用法源 勞動基準法 勞工退休金條例
實施情形 按每位具舊制退休金年資者之 2%月薪資,按月提存至中央信託局舊制退休準備金帳戶,目前舊制退休準備金金額約為 69,875,682元,此部份僅限雇主提存,無員工參與。 依每位享有新制退休金資格者之勞工退休金級距,按月提撥6%至員工個人退休金專戶,除雇主固定提撥6%之退休金外,員工另可依個人意願選擇退休金級距 0%~6%不等之退休金額外提存。

與上市上櫃公司永續發展實務守則無重大差異

(三)公司是否提供員工安全與健康之工作環境,並對員工定期實施安全與健康教育? 

運作情形:✔是
1.本公司環保及職業安全衛生政策為:「遵守法令、環境永續、危害預防、持續改善」,並指派專責之職業安全衛生業務,及每季召開職業安全衛生委員會,審議及防治有關職業安全與衛生事項,以保障員工、訪客及外部承攬商生命財產安全。
2.本公司通過ISO14001:2015年版國際標準(有效期限:113.11.25~116.11.21)暨ISO450001 2018年版國際標準(有效期限:113.12.04~116.09.12 )的稽核驗證。
3舉辦安全衛生教育訓練及提供安全健康的工作環境,請詳本公司官網:投資人關係 > 人權政策,網站:https://www.adgroup.com.tw/page/about/index.aspx?kind=263&lang=TW
4.員工健康照護活動:
定期 新進員工 入職前至指定醫院健康檢查,113年度共191人參與。
定期 在職員工 每年度聘請醫院至廠區實施年度健康檢查,113年度共1,363人參與。
定期 醫療照護 特聘醫師駐廠每月一次看診。
不定期 推行多項健康促進活動(例如:運動賺獎金、視障按摩師到廠予員工舒壓按摩及愛心捐血活動等)。

5.本公司113年度臺灣廠區(含明揚廠)員工職災之件數、人數及占員工總人數比率如下:
人數 職災件數 職災比率
1,488人 4件 0.269%

改善措施:
(1)工程改善:本質安全化設計,加裝防呆及安全裝置,安全護圍,落實作業前檢點。
(2)行政管理:
  A.訂定安全規章及安全作業標準。
  B.定期檢討修訂安全標準作業程序,人員進行教育訓練。

6.敘明當年度火災之件數、死傷人數及死傷人數占員工總人數比率,及因應火災之相關改善措施:113年度無此情事。

與上市上櫃公司永續發展實務守則無重大差異

(四)公司是否為員工建立有效之職涯能力發展培訓計畫? 

運作情形:✔是
為了在多變且不斷挑戰的環境中,持續開發明安人創新的思維以突破逆境,並充分留住及培育優秀人才,特成立明安學院,規劃核心訓練體系,建立全體人員之共同訓練、階層別管理訓練、專業訓練及新進人員訓練。
1.階層別管理訓練:依據明安訓練體系圖,再佐以年度營運目標,針對各階層員工在主管管理職能或者一般員工工作職能所需給予增強及培育,包括ESG的概念、溝通與領導、法規及國際情勢、…等訓練。
課程類別 課程名稱 課程時數 應參與人數 參與率 投入費用
階層別管理訓練 職務不法清害預防 4 32 97% 218,938
工安管理(安全衛生指南) 3 29 100%
主管的安全意識 6 39 100%
化學品管理 3 47 100%
跨世代管理溝通領導術 6 27 100%
國際情勢分享 3 43 100%
ESG企業永續工作坊 25 25 100%

2.員工共同訓練:依各個工作性質透過通識及專業職能訓練,提升員工能力發展。
課程類別 課程名稱 課程時數 應參與人數 參與率 投入費用
通識課程 消防管理 3 143 100% 765,610
執行力-能量管理 6 23 100%
PDCA高效工術 7 23 95%
時間管理 7 21 100%
職場說話的技巧與藝術 7 27 100%
創意思考 6 24 96%
安心講座 3 14 100%
情緒管理 6 29 97%
使命必達的專案管理 7 21 95%

3.新人訓練:透過有系統的新人訓練協助員工學到在工作作應有的職技能、工安知識、工作守則。
課程類別 課程名稱 總參與人數
新人訓練 新人訓練及公安訓練 650

4.執證照相關課程:協助同仁取得相關工作的執證照以便更安全順利的從事工作,113年派訓員工合計175名取得工作場所所需的證照。並保持證照的持續有效。
 
課程類別 總派訊人數 投入費用
執證照相關課程 175 309,881

與上市上櫃公司永續發展實務守則無重大差異

(五)針對產品與服務之顧客健康與安全、客戶隱私、行銷及標示等議題,公司是否遵循相關法規及國際準則,並制定相關保護消費者或客戶權益政策及申訴程序? 

運作情形:✔是

1.本公司生產之產品皆符合客戶所制訂之規格生產。對銷售之不同地區產品,也以客戶提供之規範與規格生產並標示資訊,以符合相關法規與標準之規定(本公司有ISO90001:2015及ISO9100:2015+AS9100D品質管理系統)。
2.本公司訂有個人資料保護管理制度與政策,管理及保護客戶隱私,為客戶的資料把關。
設立營業處,其連絡方式於本公司網站利害關係人專區,不定期主動查核確認各項客戶政策之執行情形與接受客戶申訴與處理,並協助第一線業務同仁處理客戶申訴案件,做好維護客戶權益工作,與客戶間保持良好之溝通管道。
網址:https://www.adgroup.com.tw/page/about/index.aspx?kind=275&lang=TW
專線:陳先生/(07)872-1410 #1221

信箱:Integrity@adgroup.com.tw,或至以下連結填寫 https://www.adgroup.com.tw/page/integrity/index.aspx?kind=85&lang=TW

與上市上櫃公司永續發展實務守則無重大差異

(六)公司是否訂定供應商管理政策,要求供應商在環保、職業安全衛生或勞動人權等議題遵循相關規範,及其實施情形? 

運作情形:✔是
供應商管理方針:
‧重視供應商技術開發能力:以具備產品未來創新能力之供應商為首選。
‧提升成本競爭能力:輔導供應商提高成本競爭能力以面對市場競爭。
‧強化品質管理能力:要求廠商持續保持品質穩定性,並符合相關規範。
‧建立綠色且安全的供應鏈:逐漸推行綠色供應商並且全面落實承攬商的施工安全要求。
‧全面環保/不使用衝突礦產:與國際接軌符合規範,不使用衝突礦產並即時更新法規。
‧架構友善環境及永續發展:關注供應商的資源運用同時確保不受到氣候變遷的影響及落實廢棄物再利用降低對環境的衝擊。

能力評比:
‧標準:
  (1)所有廠商需通過評估評鑑且簽署ESG相關行為準則及相關合約。
  (2)評估以TQCDSE六大面向進行。
‧實地評核:
  (1)關鍵供應商須到廠進行評核。
  (2)國外供應商可彈性以書面方式替代。
‧風險管理:
  (1)依供應的材料/運輸及供應風險予以分級並定期檢視。
  (2)高風險供應商應定期進行供應商稽核以確保供貨穩定。
‧缺失改善及輔導追蹤:
  (1)依稽核規範。
  (2)限期改善及查核。
  (3)落實檢討及對策擬定。
供應商評估 所有廠商需通過評估及評鑑且簽署ESG相關行為準則
生產所用的直/間接原物料供應商須符合相關品質認證(ex:ISO9001/ 14001)
承攬商須通過ISO45001認證並具備相應業務類別之證照
供應商稽核 由相關單位成立稽核團隊,每年訂立並進行供應商稽核,以確保供應商在生產/品質/環安衛等項目均符合標準;同時針對前期缺失進行改善追蹤
供應商評鑑 定期對供應商供應材料進行供應商評鑑,確保物料長期穩定性
供應商交流 建立系統平台與供應商交流
定期舉辦承攬商大會,針對法規變更,環安衛教育做宣導交流
不定期舉辦講習,針對未來技術,產品發展,職場安全衛生,員工健康等議題,與供應商共同成長


113年度重點供應商稽核情形:

年份 家數 結果
透過「企業社會責任問卷」結果進行書面審查 8 符合本公司要求
針對生管、品管等特定議題進行訪查、確認 44
依據「供應商評估稽核表」內容進行實地稽核 11
備註 1.重點供應商定義為原物料、模治具類、外包加工類或其他經討論認為有需要拜訪稽核之廠商。
2.稽核形式依交易金額與頻率、重大議題及相關單位討論結果綜合決定。

與上市上櫃公司永續發展實務守則無重大差異

五、公司是否參考國際通用之報告書編製準則或指引,編製永續報告書等揭露公司非財務資訊之報告書?前揭報告書是否取得第三方驗證單位之確信或保證意見?

公司是否參考國際通用之報告書編製準則或指引,編製永續報告書等揭露公司非財務資訊之報告書?前揭報告書是否取得第三方驗證單位之確信或保證意見? 

運作情形:✔是

本報告書架構依循全球永續性報告協會(Global Reporting Initiative,GRI)發布之通用準則2021年版,並參考SASB永續會計準則(Sustainability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及上櫃公司氣候相關資訊進行揭露。

本年度報告書由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依照中華民國確信準則 3000 號「非屬歷史性財務資訊查核或核閱之確信案件」針對所選取之指標進行有限確信(Limited Assurance)。

 

與上市上櫃公司永續發展實務守則無重大差異

六、公司如依據「上市上櫃公司永續發展實務守則」定有本身之永續發展守則者,請敘明其運作與所定守則之差異情形:

本公司配合「上市上櫃公司永續發展實務守則」之修訂,於111年01月董事會通過將「企業社會責任實務守則」修改為「永續發展實務守則」,本公司遵行自訂之「永續發展實務守則」運行,並無重大差異。                                                   

七、其他有助於瞭解推動永續發展執行情形之重要資訊:

出版2024永續報告書,揭露內容包含經濟、社會及環境面等永續發展運作情形,並揭露於公開資訊觀測站及公司網站。